在拜登正式就任新一屆美國總統前,俄羅斯率先拋出了個難題。
俄羅斯外交部近日發表聲明稱,俄方決定開啟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的國內程序。
聲明表示,2020年11月,美國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,給條約在加強安全互信方面造成巨大損失,“俄方曾提出具體建議,希望在新條件下維持條約繼續有效,但俄方對美方未能支持俄方建議感到遺憾”。俄外交部認為,美國要求其歐洲盟國分享在俄領空觀測的數據,俄方不可接受。俄方表示,退出程序完成之后,俄方將通報條約有關各方。
俄羅斯緣何效仿美國?
《開放天空條約》簽署于1992年,2002年起生效。根據條約,締約國可按規定對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,被視為是冷戰結束后各方重要建立信任的重要措施,有助于提升透明度和降低沖突風險。美國、俄羅斯和大部分北約國家當時均簽署了這一條約。
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任期內,由于奉行“美國優先”政策,特朗普政府4年里退出了一系列多邊合作機制,比如巴黎氣候協定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。去年5月,特朗普政府就有意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。當時美國國務院將這一決定向其他締約國通報,并表示,如果俄羅斯方面能重新履約,否則該條約將在6個月后失效。而俄羅斯方面的反應則是,美方的指責毫無根據。由此,在6個月后,也就是去年的11月,美方宣布退出該條約。
美方退約后,意味著俄羅斯失去了對美領土偵察的資格,但美國完全可以從歐洲盟友那里獲取到俄羅斯領土的相關情報。因此,在特朗普宣布從條約退出后,俄羅斯就立即要求其他締約國保證遵守義務,不向美國分享俄領土情報。
而締約的北約盟國一方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退群行為表示強烈不滿,另一方面也指責俄羅斯不遵守《開放天空條約》,要求俄方解除所謂的飛行限制。也就是說,北約盟國并沒有承諾取消與美國之間的情報共享,最終還是站在了特朗普政府一邊。美媒認為,這也是促使俄羅斯方面下定決心,仿效美國,退出該條約的直接原因。
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洛娃曾在近日表示,俄羅斯對于美國通過盟國獲取俄羅斯方面數據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,在此背景下,俄羅斯領導人才做出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的決定。
去年12月的年度記者會上,當被問及如何評價特朗普政府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時,俄總統普京回應道:“作為北約國家,你們在俄羅斯領空飛行,然后把一切告訴美國伙伴,而我們在美國領空上卻被剝奪同等機會。我們不是傻瓜。”
美俄關系將繼續惡化?
做出上述退約決定后,在16日的記者會上,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洛娃表示,俄美關系仍存在繼續惡化的風險。“美國將俄羅斯視為敵人,對俄展開制裁、破壞現有軍控體系、威脅恐嚇,雙邊所有積極進展都被阻斷。美國不友好和破壞行為讓兩國關系危機加深。”她說道。
她還表示,美國的不友好和破壞性舉動,包括實施各種反俄制裁,意在加深雙邊關系危機,實際上破壞了現有的整個軍備控制體系,以對俄羅斯進行恐嚇和威脅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俄羅斯退約的時間也很微妙。1月15日,距離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僅剩5天時間。對于俄羅斯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,美媒認為,普京的根本目的就是爭取戰略主動權,把球完全踢到美國的一邊,意味著拜登上臺后要面臨一道二選一的難題:要么帶領美國重新加入《開放天空條約》,釋放改善與俄羅斯關系的信號,要么繼承特朗普時代美俄關系不斷惡化的“遺產”。
在此前的美國大選階段,時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拜登曾直截了當地稱俄羅斯是“最大的敵人”。而民主黨方面一直對2016年美國大選中的“通俄門”丑聞猛追窮打。
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韋進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,從拜登選舉期間發表的文章和談話可以發現,拜登當選之后,收拾特朗普留下的“爛攤子”是當務之急,國內問題將是拜登執政初期關注的重點。16日,拜登上任后第一個10天內的執政計劃已公布,其中,抗疫、恢復經濟發展、應對氣候變化、彌合種族分歧是四大主要任務。“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,恢復國內民眾信心,發展經濟是拜登政府的首要目標。因此,可以預測,俄美關系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。”韋進深說道。
美媒報道稱,目前,北約國家非常擔心美俄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后的舉措。此前,拜登表示將非常認真地對待來自俄羅斯等締約國和國際社會的關切。